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論教育本質

按照作者的說法,教育會沒有幫助,是因為我們預期要透過教育從中有所得,但是未來是會一直不斷的改變,我們所預期未來要從教育而得的產物,屆時亦會因為到了未來來臨時而有變動。

然這個變動的未來,乃源於對舊事物的不滿意而想要取代之,所以教育要有幫助,作者認為教育應是讓我們具備想像、預示未來的這些新產物的習慣培養,使我們習慣具象化這些想法,使有能力去翻轉這些點子而得以用宏觀、超脫的角度看待。

但假設教育的本質,是真的可訓練我們培養出具備想像、預示未來的這些新產物的思考習慣。要如何確認經過四年大學教育養成,培養出的是幫助我們想像、預示未來的思考?
會不會我們以為四年後自己具備的預示未來思考習慣,只是作者原先說的大學教育的附帶中階技能(例如分辨批判思考與預示未來的思考的界線為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