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10/8課程回覆

1.為什麼民主政體下的公民處死了說真話的同胞?

民主政體這個詞,應該是與君主政體相對的,因此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先想到的是,在君主政體之下誰會被處死?從我們所學的歷史中,會被懲罰的人有兩種:
一、是與統治階層意見相左,價值觀不同的人。如中國古代社會重視孝順、婦女守貞,如果違背了這樣的價值觀則可能受到公審;
二、是違背了統治階層的權威性、利益的人,例如有許多高官重臣因為違逆了君主而失去生命。
在民主政體之下其實情況是類似的,雅典民主是由公民共同行使政治權力,蘇格拉底會被處死,原因是他在街頭公開與「有智慧的人」辯論,對那些被他的論證打擊的人來說,他們應該更習慣於接受讚美而非批評,蘇格拉底的存在,就像要他們面對自己是傻子一樣難以接受,而他們是一群在社會上擁有地位的人,因此對當時的統治階層造成了必須懲罰蘇格拉底的壓力,換句話說,蘇格拉底會被處死,是因為他傷害了有權力者的利益與權威性。

2.公民說不說、聽不聽真話、看不看重真假與民主有什麼關係?

蘇格拉底被處死的理由與第二個問題有關,民主政體在大眾意見相衝突的時候,往往以投票方式解決,若是在雅典時期,他們投票決定的是社會議題,而在現在投票決定的大多是誰能當選治理社會,如何促使大眾思考要選擇哪一邊站?在雅典是辯論,在現代則是行銷包裝、政見發表,在這種情形下,考驗的並不是真與假,而是如何贏得人心,真話在其中的影響為何?恐怕很小,因為大眾難以辨別真假,也沒有花心思去辨別,例如蘇格拉底在第一場申辯結束後其實快成功拉平了決議判他死刑的票數,但後來他強硬的言詞似乎又確定了他的死刑。

雖然在多數的社會中,關心利益而非道德判斷與真假都是普遍的人性,但是似乎在民主中的某些制度強化了不看重真假的判斷、使得這些判斷能具有合法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