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國王是夢話?
看完了王制篇中的哲學家皇帝,得到所謂的哲君,所需養成的不單單僅是一種菁英教育,更重要的是全體城邦公民的養成。以古觀今,這讓我思考到台灣教育所面臨的狀況,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被政治影響成一種順民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讓社會形成一種只要會讀掌權者所賦予的書,不太強調思考的重要性,社會的主流價值只強調如何念會賺錢的科系過安逸日子,只要提出異議,就會被打成刁民,我們所思考的是非善惡被如何活得安逸所取代,可怕的是,掌權者可以藉此更加宰制人民,因為我們都不追尋真理了!而其必有因,我們回想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不就是如此嗎?我們雖然有公民課,但是也是在單純背誦某些東西而已,只是為了考試會考而去讀他,更重要的是,它的重要性遠不及主要的科目,而在職業學校更是不會有公民課,我們不彷思考一下,這樣的教育設計,會不會也是一種社會手段,我們的教育把我們訓練成螺絲釘,以符合龐大的國家機器所使用,而得到政治權力的人正是掌握這個機器的人。反觀西歐的教育,不管是念技職還是學術體系,他們都強調要有哲學思辨的課程,讓人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念書不單單是念死書,而是著重在於活用。不只在學術上我們看到差異,在工藝上也是,我們常讚嘆為何德國人的工藝水準這麼高,或許是因為會思考,而不適單單成為製造的機器,思考讓他們有更大的機會發展出工藝精神。或許台灣面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