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為什麼中間階層執政為可行之最優政體?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
1 政治動物,指出人必然會進行具有社會性的群居生活—人是城邦動物,而城邦產生的根源是家庭,從而推論若想追求政治共同體的至善的達成,必須從家庭出發去考慮
2 所謂天生,指的應是出於本性、出於自然—人不會做徒勞無益的事—亦即指仍具有基本的理性區分的能力。故人天生具有社會本能,必然要過城邦生活,因為人需要在城邦生活中發展這種理性的能力。
3 人,在亞里士多德的表述中,人與奴隸是不同的,所以這裡的人某種程度上指的是公民—具有自由意志、自由行動能力的人

為什麼中間階層執政為可行之最優政體?

亞里士多德談最佳政體的時候,將人的天性納入考量,如同柏拉圖洞喻中的哲學家,人的天性之中便有嫉妒之惡,人善妒探尋到哲學真諦之人,因此較多數人的中間階層統治便是優於少數人的,同時也能更優的關注政治共同體的共同利益。

1 則留言:

  1. 葛同學你好:你所點出的三個層面「政治動物、天生、人」,是可以有助於理解亞里斯多德論旨的關鍵字,然而你在關鍵字後續的陳述卻是片段不足以抓住論證重點的,故沒有達成回答「亞里斯多德為什麼覺得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故以下試圖透過幾個提問和關鍵句地提出,與你交流對文本的理解:
    1.結錄1253A「事物的本性就是目的;每一個事物的本性是什麼,只有當其完全生成時,我們才能說出他們每一個本性,比如人的、馬的與家庭的本性。」透過上句,解釋了亞里斯多德為何對人類生活、城邦生活的目的進行考察,其中「只有當其完全生成」更是考察的關鍵,因此,人是天生的政治的動物,是亞里斯多德對於什麼狀態之下的人類的認識?
    2.「人一旦趨於完善就是最優良的動物,而一旦脫離了法律和公正就會墮落成最罪惡的動物。」亞里斯多德論人比蜜蜂和其他群居動物更是政治動物,是因為人類具有語言,語言與政治動物、政治的關係為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