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哲學家國王是夢話?

蘇格拉底言:「哲學家因對權力沒有興趣,為此才更需當王領導」但這樣的制度很容易從原有的善意便扭曲。很簡單,因為一位有正義思想及理念的哲學家,可以成為一個好學者,但為王不太可能。因大多數人是自私自利,依照利益行動,單靠哲學家國王的理念正義反而會成為被孤立的少數,無法和他人進行利益合作交換 ,無法交換會形成 也無法了解百姓所需。相反,若哲學家國王試圖施行自己的正義,教育城邦環境,則會形成另類的「白色恐怖」,因為哲學家國王將他們所認為的理念價值散播於城邦,但其代表的正義對他人而言或許並非如此。

而且我看完有問題
1.  蘇格拉底多次強調哲學家身上應有的能力,好的哲學家是那位從洞口返回來的人,並制定我們應需學習的教育知識。
從現今來看,哲學家應學的知識大多數都是我們基本教育中所學,但當我們學完這些東西,就能夠擁有使百姓人民信服或是願意撥出時間傾聽的理念和觀點嗎?
2.再不然,不乏也有自身願意學習這些知識的人,甚至成為領域的專家,給予政府建議。但以台灣諸多例子來看,這些專家不妨有被邀請入閣,結果施政結果卻不如人意,那哲學家理念真能被說是正義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