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寓言中的囚徒暗指社會中的一般人民,走出山洞接受到外面光明的人是有知識的,要把其他洞穴裡的人引領向上,柏拉圖給我的感覺是哲學家在這個是國家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凌駕於其他職業之上,蘇格拉底在對話中提到如果受過教育的人是走出黑暗的人,那他就不想再回去黑暗之中,由黑暗到光明,這過程眼睛會被光(也就是事物的本質)所刺,但能慢慢適應,若之後再回到黑暗中,則不被當初的同胞所歡迎,如同早期國家中,無論你的理念是否為善,在大多數未啟蒙的人眼中如同瘋子或異類,那些人也就是哲學家,他們的靈魂已扭向真理,應由這類人掌權。但我不認為由哲學家來統治是好的方法,讓哲學家來統治,如同讓文官帶兵打仗,完全放錯位置,對權力不熱心,如何管理國家事務,若是有其他人對權力很熱心,會很容易被篡位,在歷史上,沒有一位統治者是對權力不上心的,除非是魁儡君王。守不住原本的位置,政局會不穩定,反而失去政治哲學家一直追求的社會秩序,柏拉圖的概念太理想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