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為什麼中間階層執政為可行之最優政體?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個體與個體的結合,發展成為村落,最後產生城邦。探討其目的可以說是為滿足生活所需和追求美好生活,因而自然發展對「社會」的需求。因為追求善的事物為人之本性,而且人能夠善惡表達和語言分析,增強了社會交流作用和利益協調的能力,「群體」的展現也就更為重要,合作是為了追求社會的至善,這是政治共同體的基礎,也是討論現今社會中人群關係的基礎。


因為眾人生活與政治理的政體息息相關,根據文本可得知,對於大眾優良的生活為:若人的行為之出發為追求某種善(或利益),而生活在於無憂無慮的德性和追求中庸。在文本中將社會上的人分為極富、極窮和中間三種階層,透過三種階層的性格和行為表現,來顯示何種階層最能達到優良的生活。
極富階層和貧窮階層在社會上都被視為是極端的族群,極富階層擁有的財富和生活資源高於其他階層,在自身利益富裕的情況下,自然不願受制於人。而貧窮階層的人,生活資源低落,通常受人奴役,不知統治為何物。這兩種極端階層對於理想的政體的想像必定有差異極大,所以要思考如何盡可能達到平等、同等的目標,中間階層便為最適合的階層,接著思考中間階層給予什麼條件來達成此目標?
中間階層被視為是最安分守己的一群,從追求公共利益的角度來看,中間階層在城邦的角力競逐中能中和另兩個階層任一方的擴張,更是能降低城邦中產生紛爭的最好的辦法,以達到優良的生活和優良的政治共同體這兩項目標,更能理解執政首重政體的存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