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對距離千年的今日看似沒有甚麼影響,實則能夠成為一個借鏡,今昔對比來發現今日的民主是否與過去相比仍然重蹈覆轍。
在古希臘民主制度下他的直言被排斥,許多言論不被當時的人接受,而當下那個狀況是否能反映出台灣現今的民主社會的諸多現象?
例如他的死有諸多原因與以訛傳訛、不實的散播和刻意造謠有關,在他的申辯開頭就有提及,誤導他人的言論會造成巨大的後果,甚至是一個人的死亡。今日台灣社會諸多不實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更別說電視台背後的推手是某些黨派,新聞成為他們影響對手的銳利的工具。千年前造謠殺死了蘇格拉底,而今日仍要放縱謠言繼續在媒體中進行嗎?
蘇格拉底也知道自己並非「全知」的人,甚至認為自己是愚昧的。而那些恨不得他死的人正是自認為聰明甚至是被眾人認為是聰明的權威或智者。他有提到「我看到那些有著極大聲望的人幾乎全都是有缺陷的,而那些被認為低劣的人在實際的理智反而到比他們要得多。」今日有著權力的人仍然多數為有聲望名氣的人,也代表著蘇格拉底的恐懼與擔憂仍然持續著。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一直都在歷史的舞台上反覆出現著,也在申辯篇出現。在顛覆大眾生活方式的見解與民意普世價值的拉扯下,普世價值往往更勝一籌,不管是中國的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或者是蘇格拉底申辯與美德的激發,他們的言論不被當時的人接受,甚至被當成邪惡蠱惑人心的存在,卻在後人回頭來看才發現他們的重要。當時人的成見與本身就有的立場而排斥他們,即便蘇格拉底的申辯多麼的精彩,並且一再的佐證他是為了激發眾人的美德而盡心盡力,人們仍然將它當作那隻刺激馬的蟲子,雖然馬跑起來了但是卻也遭人厭惡甚至想將這蟲子拍死。今日台灣社會的民主別說是抱有為了激發美德的心而發言,多數是早已有著政黨的立場抱著為了自身黨派的利益發言,並且否定多數對手所提出的言論,不管好與壞。是不是仍然重演著當時審判蘇格拉底的場景甚至變本加厲地發生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