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中,蘇格拉底受到的主要指控為他腐蝕青年的心靈,相信他自己發明的神明,而不相信國家認可的諸神。最終蘇格拉底仍被判處死刑。是什麼造成了蘇格拉底的死亡?從文章中可以整理出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一 大眾的輿論壓力:
眾人說有個聰明人名叫蘇格拉底,他既懂天文,又對地上的事物加以鑽研,還能使較弱的論證變得能夠擊敗較強的論證。這樣的流言對蘇格拉底造成了無形的傷害,大眾一昧地相信自己所認為的「權威」與旁人的評論,從別人的口中去了解「誰是蘇格拉底」,無形中塑造出人們對於蘇格拉底印象,並加以批評或散播更離奇的謠言。
然而,最恐怖的是,我們無法指出誰是真正的謠言散播者,更可能因為謠言被大眾所接受,而使謊言成為了事實,大眾的與論壓力可說是殺傷力最強大的武器。
二 人們不願面對自己的無知:
人們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無知,很害怕被別人知道我們的缺點,因此我們學會了假裝。蘇格拉底的出現,撕下了我們的偽裝,然而,我們卻不懂得感謝,反而對蘇格拉底大肆批評。真正聰明的人,不是飽讀詩書或專精技術的人,而是永遠認為自己仍有進步空間且願意持續學習的人。最終我們讓蘇格拉底承擔著我們無知的罪而死去,該改進的是我們自傲的態度,卸下偽裝,學會謙虛的學習任何事物。
三 不考慮結果,只在乎做的是否為正確的事:
對蘇格拉底來說,如果放棄實踐哲學能夠讓他獲判無罪,那他寧願選擇死刑。蘇格拉底將自己視為蚊子,每天叮人、喚醒、勸導、指責別人,即使飽受批評,仍努力做著這件事,因為這是正確的事。正因為是正當的,在面對判決時,蘇格拉底不做任何求情的行為,這不是勇敢面對死亡的問題,如文本中提到,法官並不是坐在那把公正當作恩惠分發,而是要決定公正在哪。多少人為了結果,而選擇放棄正確的事,將還算是活著嗎?
如文本中所提到的,蘇格拉底被判死刑並不是缺乏反駁的證據,而是人們缺乏厚顏無恥和懦弱。蘇格拉底之死與我們何干?大部分人都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無知,不願接受現實並容易妥協,在他死後我們依舊自傲著,直到下一個「蘇格拉底」將我們再度喚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