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那可從甚麼是政治看起。
首先政治有很多種解釋,例如國父孫中山先生曾提到:政治是管理人之事。這句話不盡然正確,但卻點出一個重點:政治和群體的議題有關。那再說到人的特性,人天生喜歡群聚在一起,不論是為了甚麼原因。從社會現象來看,我們在學校裡有這麼多的社團,是大家因為喜好或需要而組成一個社團;從經文古籍來看,許多經典皆提及人喜歡群聚在一起。以聖經為例,聖經中把人比喻為羊,而羊是一群一群的行動。
那人為甚麼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首先,以文本來看,人是為了共同的需要組成一個群體。在部落社會中,人會為安全的需要組成部落和族群,但是許多動物不也是成群結隊的嗎?這裡又可從文本看到一個人類專屬的特性:人具有善、惡、公平和不公平,這正是足以讓家庭和國家建立的要素。
為什麼中間階層執政為可行之最優政體?
從文本中可得知,社會中有分好幾層階級:極度富有(或是極度有權勢)、中間階層和極度在社會上貧窮的人。若是讓第一種人掌管國家,除非是百年來難得一見的賢君,否則絕對的權力必使人腐化,這一點可從文本看出。那平民政體呢?聽起來平民政體比較優秀,但平民政體也易於極端化,如今日的台灣政體。上述這兩種人的因處於極端狀態,較易於有極端的決策。
若是中間階層執政,他們既不會覬覦富人的財富,也不易剝削窮人。他們生長的環境財富有餘,也有一定的權利,使這群人能更理性地做出重要的決策,而非訴諸情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