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終生為維護真理而奮鬥,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惡對抗,抱著寧死不屈的決心。他堅持著正確的理想,勇敢奮鬥,不受威脅,不為利誘。雖不幸遭遇到悲慘的下場,而他的人格已影響後世,雅典人審判蘇格拉底時,主要是控告他兩項罪名︰荼毒青年與不敬拜雅典眾神。今人多不能認真看待這很大程度為「莫須有」的罪名。勢之所至,權貴要人死,只需要一些攪動人心的罪名,「叛教者/不信者」的指控就是如此一回事,聳動程度相當於今日的「叛國者」。當然,亦有一些表面證據是可以審視一番。例如他有時會吹噓自己聽到「來自神的聲音」,並告訴他不要做錯事。唯一有趣的地方是,他在抗辯中仍然以哲學方法來否定這個指控。
荼毒青年的罪名又是甚麼回事?難道蘇格拉底在街頭言行粗俗以致「教壞孩子」?當然不是,他只是一貫地與青年進行哲學討論而已。其實蘇格拉底也知道這個罪名根本不是他被控的真正原因,教育青年從來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擁有和大家不同被視為蠱惑人心顛覆傳統的看法,。其實,一旦認真考究這個罪名,便會得知蘇格拉底之死的深層原因︰政治。
反觀如今,還是有政制荼毒下造成的遺憾,駐日代表蘇啟誠的自殺,媒體過度的渲染,黨派惡意的鬥爭,卻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審視權責的劃分,不管好壞善惡,只想把這件事當做傷害對方陣營的一個武器,是否又是一個政治下的犧牲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